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车企动态 > 正文

德尔福的战略: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工厂、一个市场

  
  当奥迪、宝马、奔驰等纷纷将生产线引入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时,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却在中国开始了“技术本土化”的进程。日前,德尔福集团宣布,她将投资5000万美元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级技术中心,规模将位居德尔福全球技术中心前5位。

  德尔福是首家明确表示将其“脑袋”———全球技术中心移植到中国的国际一流汽 
车企业。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锦亚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德尔福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将中国作为技术原发地,今后的路才会越走越宽。现在,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工厂,也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市场,她将是未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主导。德尔福在中国建立全球一流的技术中心,除了为使生产更本土化之外,更关键的是让技术实行本土化,在中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汽车人才,然后再让他们国际化,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居安思危”的战略谋划

  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锦亚一再强调:只有将中国作为技术的原发地,德尔福才能跟上今后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这与一般国际著名汽车制造商在宣布将投入多少、预计产量多少时的踌躇满志不同,陈锦亚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危机感。

  细看德尔福近年来在中国的表现,完全可以用“成功”两字作评价。2002年德尔福在亚太地区的销售总额增长逾20%,达到11亿美元;而作为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中国的销售增长则达30%多,超过亚太地区平均增长率10个百分点。2003年迄今,德尔福在整个亚太区的销售增长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在中国的销售则增长近40%,表现依然强劲。

  如此成绩斐然的德尔福,为何还深怀“危机感”?陈锦亚解释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迟早要超过近邻日本。由此,它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要求与世界同步,车型、技术的更替周期也就越来越快。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存在一个车型卖10多年的状况。作为一个成功的汽车产品生产企业,必须从生产型企业提升到技术型企业,开发出紧贴市场发展的产品,这样才能生存发展。因此,最直接、最明智的途径就是将“人才本土化”、“技术本土化”。

  细细体味陈锦亚的话,可以想见,德尔福今天的危机感中其实正蕴含着明天的更大发展。

  成本不是第一考虑

  大众、奥迪、通用、宝马、奔驰等汽车制造商纷至沓来,将自己的产品进行“本土化”生产,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众所周知,一辆车在中国国内生产,不仅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在关税等方面也大大低于进口车,这样汽车制造商就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利用低价优势来占有市场,赚取更多利润。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宝马325国产后,价格从60多万元一下子降低到47万元,在中国的销量也就不断上升。

  那么,德尔福将技术中心设在国内,是否也为了节约成本?面对记者的提问,陈锦亚回答说,成本不是第一考虑,德尔福将技术中心设在中国,关键还是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中国汽车市场现在一片红火,但是这种井喷现象不可能永远持续,德尔福在中国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做长远考虑。这就必须培育出本土一流的人才,并将他们的技术思想国际化。只有在技术上不断提高,才能不断进行领跑。今后,德尔福在中国、韩国、墨西哥、巴黎、东京、东欧和印度等世界各地的技术中心将形成一个24小时研发制度,使中国的开发人员和海外同步,开发出来的技术不仅在中国用,在海外也能用,这样我们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生产本土化”使中国成为一个汽车工厂,也铸就了中国繁荣的汽车市场;“技术本土化”的进程将使中国汽车技术不断提升,真正提高自己的开发能力,使中国汽车工业更强大。

  从来没有这样重视过

  德尔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优良表现,使德尔福总部刮目相看。陈锦亚透露,德尔福本来只在韩国建立一个全球技术中心,中国的局面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德尔福总部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在中国建立技术中心,而且是大规模的、世界一流的技术中心,才能与中国市场发展相匹配。这次从立项到最后决定,德尔福只用了6个多月时间就一举通过,这样的立项速度在德尔福是从未有过的。

  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预计将于2005年6月正式运转,首批将吸纳500名员工。目前,25名德尔福德科电子系统的设计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已在外高桥的临时办公室开展研发工作。研发中心项目一旦完成,将开始进行安全系统、电气系统等设计开发,这些设计开发能力将是世界级的。研发中心将为全球客户研发零部件,同时为中国本地及外资汽车制造商提供应用系统工程支持。今后,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的中国研发人员数量将达到全球研发人员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国际汽车界将中国汽车市场评价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后一块高地,认为谁拥有了中国市场,谁就拥有明天的发展。也许,这同样是德尔福公司认同的观点,因而会如此重视提高在中国的研发能力。而中国汽车事业也必将由此得益,从一个纯粹的世界工厂或市场,成长为一个能独立行走的汽车巨人。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